2009年6月5日,霞浦县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这是讫今全国唯一被授予此称号的县份。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份。1957年,霞浦县开始在三沙镇三澳和溪南东安开展试验性养殖,1958年,试养5亩海带获得成功,同年根据国家水产部《关于大力开展海带养殖的指示》,将养殖海带列为“大跃进”主要项目。1960年,闽东海带育苗室(后称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种海带培育和采苗试验,至1961年10月成功后,开始批量向海带养殖区供应秋苗。1972年,县养殖场与水产技术部门合作进行海带夹苗绳材料改革,采用聚乙烯绳包棕丝取代传统马干草夹苗绳,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获得省水产局表彰,并在全省推广。1983年,县养殖场利用海带浮架套养贻贝获得成功。1984年,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海带夏苗在自然海区渡成功,提高了提供高产优质海带生产的能力。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霞浦海带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色。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霞浦海带品质及特点:其叶片狭长呈带状,不分枝,植株健壮,鲜海带呈橄榄褐色,富有光泽,长度1.5—2m,厚度1—4毫米;受独具特色的湖泊型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养殖周期缩短,藻体幼嫩,粗纤维含量少;干品呈黑褐色,质嫩柔软;加工成品的盐渍海带结呈翠绿色,蒸煮易烂,粘滑爽口,香醇。
海带之于涵江村正如淡菜之于枸杞岛,蔚成规模,当地人操持这一生计年逾数十载。每年5—6月是霞浦海
带收获的季节,在霞浦县沿海的许多村子,都忙着收海带,通常的流程是这样的:当地人利用涨潮,把成熟的海带从海上养殖地用竹排运载到岸边,之后进行晾晒,晒干后打包堆起,塑料布仔细盖实,伺机出售。没有悬念,涵江村,除了天、山、海和建筑物,满眼都是海带和在海带中劳动的人们。换一种说法,在涵江,村庄里的空地、山脚下的坡地、海涂和浅滩都被海带占领,海带在5月的涵江村,是不可争议的主角,几乎人人都围着它转,为它流汗,为它奔波,当然也包括象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