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海带是产于福建省霞浦县的一种海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碘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据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沿海水域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分布有野生海带。20世纪40年代,三沙镇沿海和海岛乡农(渔)民开始零星采收养殖,使霞浦成为南方最早采养海带的县份。1957年,霞浦县开始在三沙镇三澳和溪南东安开展试验性养殖,1958年,试养5亩海带获得成功,同年根据国家水产部《关于大力开展海带养殖的指示》,将养殖海带列为“大跃进”主要项目。1960年,闽东海带育苗室(后称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利用自然光进行室内种海带培育和采苗试验,至1961年10月成功后,开始批量向海带养殖区供应秋苗。1972年,县养殖场与水产技术部门合作进行海带夹苗绳材料改革,采用聚乙烯绳包棕丝取代传统马干草夹苗绳,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获得省水产局表彰,并在全省推广。1983年,县养殖场利用海带浮架套养贻贝获得成功。1984年,三沙渔业公司育苗室海带夏苗在自然海区渡成功,提高了提供高产优质海带生产的能力。经过5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技术革新和苗种选育培养,霞浦海带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品质特色。霞浦海带产区已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二、霞浦海带品质及特点
其叶片狭长呈带状,不分枝,植株健壮,鲜海带呈橄榄褐色,富有光泽,长度1.5—2m,厚度1—4毫米;受独具特色的湖泊型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养殖周期缩短,藻体幼嫩,粗纤维含量少;干品呈黑褐色,质嫩柔软;加工成品的盐渍海带结呈翠绿色,蒸煮易烂,粘滑爽口,香醇。
霞浦海带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碘以及钙、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干海带中蛋白质为10%、碘0.3%、氨基酸总量101g/㎏、钙7016mg/㎏、铁382 mg/㎏,锌8mg/㎏、β-胡萝卜素1.1mg/㎏、维生素B170µg/100g、维生素B2190µg/100g。霞浦海带生产过程不施肥、不用药,为纯天然绿色无公害产品,经常食用有利于实现人体酸碱平衡、保持体液呈微碱性,还有软坚散结、消痰平喘、利水泄热、去脂降压、加快胆固醇代谢、降低肿瘤的危险性的作用。
三、霞浦海带产业情况
海带,是霞浦县农业经济的传统主打产品之一,种养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可供开发利用的海产藻类养殖面积达50多万亩。10个沿海乡镇都已不同程度地推行了大面积规模种养,面积、产量均居全国沿海县(市)前列,2008年全县种养海带6.26万亩、产量16.05万余吨;海带加工厂230多家,加工海带产品44000吨,海带产品总产值9.63亿元。从事海带产业人员达10000多人,直接受益群众达15万人。
目前,全县海带加工厂有230多家,5000多销售人员走南闯北,在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贵州、安徽、江西、新疆、山西、陕西等设立有销售网点,霞浦海带产品遍布全国。霞浦海带知名度随着产品销售不断扩大,并由于其优质的特定品质获得广泛好评。
霞浦县进一步加大海带、紫菜产业扶持力度,提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培育发展霞浦海带、紫菜产业”。2013年获得由国家工商总局审批“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称号。2013年5月21日至22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专家评审组,对霞浦县的海带、紫菜养殖环境、养殖生产、产品加工、产品质量及认证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有关申报材料进行了严谨评审,认为霞浦县海带、紫菜养殖加工产业优势突出,对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在全国海带、紫菜产业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符合中国特色水产品之乡命名管理办法中的条件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