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水稻,南宋景定元年(1260),建阳县唐石里(黄坑)水稻丰产,并发现“一本15穗”的稻穗,农民称其为佳禾稻,于是地方官员即上报朝廷,景定帝闻讯予以嘉奖,被称为“嘉禾稻”,并诏改建阳县为“嘉禾县”,达26年之久。由此,建阳有“嘉禾之乡”和“闽地米粮川”的美誉。建阳自古就是生产优质水稻的农业大县,即使在兵荒马乱或是天灾人祸的年代,建阳的水稻生产也从未停止过,百姓口粮也基本依靠自己解决。据明嘉靖《建阳县志•物产志》有关稻谷记载,粮食主要作物为水稻。而水稻品种早期有“占城稻、天降早”,后有“小早稻、大早稻、大冬稻”等。另外,水稻还有粳米稻、糯米稻与高杆稻、矮杆稻之分,这些统称“嘉禾水稻”。民国期间,建阳水稻种植基本上还是单季稻。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建阳水稻种植面积3.25万公顷,产量4.71万吨,但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从50~60年代中期,建阳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虽成倍增长,但也有过曲折,典型的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党政领导在生产上的“瞎指挥”,大搞不讲科学的“水稻密植”和“移苗并丘”错误试验,加上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和国际政治风云对生产的影响,建阳的水稻生产大幅下降。1967~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运动,虽提倡“抓革命,促生产”和“农业学大寨”运动,1972年还实行水稻种植“三改三化”(单改双、间改连、高改矮,连作化、矮杆化、卷秧化)实验,使建阳水稻产量上升到11.23万吨。但由于水稻品种的单一性以及政治运动对生产的冲击,建阳水稻生产仍处在低水平上徘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加上推广科学种田,大面积改单季稻为双季稻,1983年粮食产量达21.5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双季稻亩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1987年建阳被列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年平均交售商品粮近一亿公斤,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和商品率居全省前列。至1990年,时任中共建阳县委副书记的农业专家周清霓,主持在麻沙江坊进行亩产创“三纲”(纲要指标三倍)高产试验,全年亩产达1302公斤,为水稻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93年建阳粮食总产再创新高,达24.80万吨,出现粮食过剩和卖粮难的情况。1994年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业实行结构调整,种植水稻面积也逐年缩小,转而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尽管如此,建阳作为有着种植水稻悠久历史的土地,“嘉禾稻”的种植将年年延续,生生不息,“嘉禾之乡”的美名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