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龙圩竹篮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 : 当年朱元璋、刘伯温下江南 , 行至三墩虾龙圩村时 , 刘伯温看“ 风水”
说这里要出皇帝与大官。于是朱元璋下令在村边开凿河道 , 意是砍断“ 王龙” 背脊。同时 , 又下令建造二座桥 , 一座叫文星桥 , 一座叫武星桥 ,
给千人踏万人跨 , 破掉“ 风水” 。问开通了 , 桥造好了, 刘伯温一看又不好, 虾龙圩就是“ 龙虾”,“龙虾” 要顺河水游掉 , 也就是说村民要遭灭顶之灾
, 村庄保不住。于是又下令村民们用竹编织收笼 ( 捉鱼虾的一种工具 ) 罩在河水通道口收住。从那时起 , 村民们便干起了竹编行业。
三墩虾龙圩竹篮是实用性竹篮。有丝篮、菜篮、腰子篮、毛土大等四种。
丝篮 : 比较大、中间有小孔、一般用二成蔑制成 ,工艺比较粗糙, 蚕农用来采摘桑叶 , 所以德清、嘉兴、嘉善等一些养蚕农户每年都大量需要丝篮。
菜篮 : 比丝篮略小 , 中间没有孔 , 编织较稀。以前没有自来水 , 农家都用来洗菜。塘栖运河边一些水乡地带还用它洗荸荠、茹菇 , 洗起来快、干净,
所以需求量大, 做得也最多。
腰子篮又名上街篮。工艺比较精美 , 而且要上好的全青蔑编成 , 从前没有尼龙袋 , 所以上街卖菜、走亲戚都用这样的篮。
毛土大 : 扁平、敞口 , 农家晒谷时用来筛谷, 目前做得最多的毛土大, 工厂学校、饭店宾馆用来洗菜 , 存放菜。
做竹篮的材料一般用小和山小竹和闲林埠毛竹。竹篮工序不很复杂 , 劈蔑、搭底、编织、杀口、绕轨、串底,从七八岁儿童开始起不管男女老少都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