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滇中果菜鱼米乡”之称的呈贡可谓一颗镶嵌在滇池东岸的明珠。早在春秋末至战国中期,呈贡凭借其发达的文化艺术成为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并获“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的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年近八旬的王桂英老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她是滇中草编菱角工艺的带头人。
呈贡可乐村的麦秸菱角编,可谓源远流长。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孕育而成的具有独特造型方式的民族文化,造就了菱角麦编这样的民间造型艺术。在民间,相比用文字来记录习俗或图腾,人们更惯于创造出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物件来表达风俗思想和愿望。呈贡的麦编菱角就是端午节滇池地区的人们意愿的集中表现,它承载着几千年中国端午节民俗文化的内涵,也为云南创造了有民间独特风韵的艺术品种。端午节时,吃粽子、挂长命缕和老虎素、挂艾蒿、戴香包、驱五毒,是呈贡人遵循的习俗,特别是用菱角编制的船,红色、黄色、绿色的菱角草编,鲜亮灵动、透着绚丽的色彩……无一不体现着端午的氛围。
学编菱角,技术娴熟
王桂英,1931年出生于呈贡区乌龙街道上可乐社区,2007年被昆明市政府列入昆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祖传草编菱角,从15岁开始学编菱角,她心灵手巧,在上可乐村编菱角的人中,数她编得最好。她编的菱角光滑端正,色彩鲜艳亮丽,受到当地的一致好评。她每年利用农闲时间编制的三千多件草编菱角远销全省各地州市和贵州、四川。
草编菱角工艺在呈贡地区已经流传几百年,而王桂英家的菱角也祖传了好几代。技术娴熟的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编菱角,所编菱角不仅有棱有角,而且色彩鲜艳和谐,造型多变,形象生动活泼,工艺精细。就造型来说,有两人合抱的超大菱角,有小船、小鱼、四瓣莲花、小狮子,还有各种灯笼,像麒麟送子、结婚用的宝莲灯……这些彩菱角是昆明人最钟爱的装饰品和小玩意。端午节前夕,她就用丰收过后留下的麦秆编织成小菱角穿成串,挑到昆明热闹街市出售,很快就能一售而空,从而成为家庭收入的一部分。传承祖业前前后后她已差不多编了近五六十年的菱角。老人一双粗糙的手可以看出她对草编菱角的感情。
创编菱角,工艺精巧
一根根普通的麦秆到了王桂英的手里,经过她的手几番折叠,仿佛有了灵性,转眼间就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菱角。小小的麦秆编菱角看起来很简单,整个过程却很费时间和精力,整个流程十三道工序,一一做下来,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过去,每年麦子收完后,王桂英家就开始把麦秆收回家。麦秆要求草茎饱满,不能有丝毫损害,否则会影响成品的美观。一捆捆麦秆收回家以后,就要开始进行分类整理,根据不同用途,先将杆茎饱满圆润的用拇指和食指掐掉麦秆头以去掉头子上的茸皮,再用手截成一段段长短有致的备料。麦秆分类整理好后,放在大盆内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待稍柔软后就捞起来,把麦秆从中间破开成片,然后就可以用来编织菱角了。编菱角是将麦秆的一边对齐,编织成大小不等的三角形,三角的每个角都看得到重叠的效果。这就是菱角的基础。
一个个三角形的菱角编好后,就要把它自然风干,不能被阳光直晒以防止开裂变形。紧接着进行煮染,这道工序一般在天晴时做,充足的阳光会给菱角鲜艳、亮丽的色彩效果,染料一般从集市上买来,主要有七种颜色:大红、水红、绿、松绿、明黄、绛紫、锆白。除了大红色、黄色、紫色、绿色这几种可以用现成的颜料外,其余的颜色都要自己动手调色和配制,加水的多少、每种颜色的比例都十分有讲究。王桂英染出的菱角颜色明艳耐久,搭配在一起色彩协调缤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
小菱角晒干后,就可以串菱角造型了,老人用大底针穿棉线将一片片的小三角串缝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起初,她只会简单的几种,后来慢慢摸索着,终于创新出来很多花样,如莲花灯、宝莲灯、绣球、宝亭、麒麟送子、狮子、元宝、花篮、龙船、荷包、金鱼、提篮、小碗箩、果子盆、坐莲台、亭子叶爬莲、五瓣莲花等。这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作品件件构思巧妙奇特,样样形象生动活泼。
教编菱角 后继有人
草编手艺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家传的手艺,更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大件的像如今常见的草墩、锅盖等用品,小件的如儿童玩具、菱角等节日所需花样丰富的许多工艺品。它们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装点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呈贡上可乐村的麦秸菱角编,能在王桂英手中传承下去实属不易。除了对那份祖传手艺的珍惜和尊重外,就是对自己内心的坚守。现在呈贡基本没有可用的麦编原材料,只能到外地采购。自己年纪大、运费高不说,再加上人工费,致使菱角编制的成本大大提高。实际上,编菱角已经不再能赚钱了,市场也不断地在缩小,人们现在又有各种花样翻新的高科技玩具和新款的工艺品代替。编制菱角这门手艺已面临后继乏人的大问题。还好政府已开始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政府每年发给省级传承人5000.00元的传承补助费,为老人解决了一定的困难。老人经常参加省、市、区各地组织的宣传推广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赏和喜爱。王桂英在呈贡当地是家喻户晓的菱角草编传人,从十多岁开始编菱角一直到现在的八十多岁,虽然手脚已远不如年轻时灵便,但还坚持不懈地在传承这门手艺。
呈贡的菱角在她们的带领和传承下,依靠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民族的审美意境发展着这门民间造型艺术,使之成为云南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王桂英从事编菱角已有60多年,1999年被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艺人;2003年中央电视台曾对她做过专题采访和报道;2010年6月王桂英参加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人展示活动,作品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争相抢购,展示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现在三个女儿已经传承了她的这门手艺,并能独立完成菱角的编制与创作。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级文化部门也将支持我们开办菱角传习班等系列活动,并提供展示宣传产业化和有利于项目传承的帮助,提高人们对菱角的认知度,把菱角编制打造成呈贡民间工艺的一张美丽的名片。
草编菱角自唐代以来就成为端午节人们为金角老龙戴孝所用的纪念品。人们买了拿回家挂在门楣窗棂上,图平安吉利。现在呈贡新区快速发展,可乐村的土地都被征用了,最让王桂英感到担心的是再没有地种麦子了,编制材料要到晋宁、江川等地收购麦秆,而且日益艰难。每次要跑两趟,先去田地里瞧,看好了就定货,人家收割的时候才会留着,然后又去找车拉回来。有些人家要留着喂牛,不愿意卖。曲靖等周边地区有人种,但路程远,承担不起高昂的运费,菱角编制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艰难境地。
天道酬勤。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劳作,王桂英成了滇中菱角工艺的带头人。2004年5月,她应邀参加了“中韩民族传统造型艺术特别交流会”,与贵州省苗族蜡染大师王月圆、云南省白族银器加工大师木发标、傣族葫芦丝制作大师哏德全等人一同登台。王桂英的事迹先后被昆明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专题报道。
王桂英,一位朴实无华的草编菱角手艺人,她执着追求奉献了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无怨无悔地继承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努力让草编菱角的绚丽色彩永远装点人间。